我国很多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那么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以及2023年高考政策新规定吧。
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
高考改革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选考科目就是“1+2”,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2为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
2023年高考政策新规定
2023年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就是外语和数学必考,6 次考试中的 3 次;学术能力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资格考试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修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改革省份及时间
据统计,分五批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批是上海、浙江;第二批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第四批是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这七个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是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这八个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新高考3+1+2推荐组合
1、学霸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方式是传统的理科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够填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方式。按照现在新高考的政策来看,选择物化生组合几乎可以达到99.99%的专业都可以选择。
2、中等学霸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据“3+1+2”的方案要求来看,考生必须在物理与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而物理作为学工科专业必须选择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当中,化学的难度应该是最大的。而地理与生物,或者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一点。
3、一般学霸组合模式:历史+化学+生物
新高考既然要求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当中必须选择一科,肯定有部分考生不擅长物理科目,只能够选择历史科目为必选科目。但是一旦选择历史科目作为必选科目,那么选科的方向就偏向于文科,为了能够填报更多的理工类专业的话,那么部分考生就会想到搭配传统的化学、生物为一个组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考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wang.cn/d_ff402f67fe276723d5f3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