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国内高等院校的竞争加剧,2017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这是一项旨在将中国大学推向国际一流水平的重要举措。第一轮双一流大学名单于2017年发布,共有42所大学获得了这一殊荣,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而在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结果也将公布,各大高校将再次迎来一场激烈的角逐。
双一流是什么?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旨在协调国家、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三方力量,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和整体实力提高。具体而言,双一流建设将以高水平、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以建设一批学术型、研究型、高水平、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
第一轮双一流大学名单
第一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发布于2017年9月21日,共有42所高校入选。其中,9所为“双一流A类大学”,33所为“双一流B类大学”。双一流A类大学是在全球教育界具有重要声誉和广泛认可的高水平大学,共有9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而双一流B类大学则包括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3所学校。
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建设
按照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将于2022年发布。与第一轮相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将更为严格。据了解,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将按照“学校为主,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文化明显,国际先进”的一般准则,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重点指标来评估和评价各大高校的综合实力。
目前,各所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自我评估、准备材料、建立档案等工作。不少高校发挥自身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颇具国际影响力,北京大学在汉学、哲学等领域也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考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wang.cn/d_f5009d445c3615d998246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