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历史与未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简称吉林工程师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本科阶段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吉林省高工学校机械工程系,历经多次改制、扩建,于2006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吉林工程师范学院。
学院的发展历程
吉林工程师范学院的迅速发展,与各级领导、学者、师生们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学院的前身吉林省高等工业学校,起初只是机械工程系,并于60年代末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75年,学校改为全日制高职,1979年又改制为普通高等工业学校。1992年建立了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多个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接受本科生招生。
2005年,学校于长春市朝阳区黄旗子乡土地上新建了校区,占地面积近3000亩。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原名为吉林工程师范学院,之后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于2018年正式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近年来,学校在体制机制改革中,不断探索积极变革,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现在的吉林工程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涵盖工程、教育、文学、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工程类专业占比达到93%。学院园区内环境优美、设施良好。近年来,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对于本科教育的标准要求,实现了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突破。
在教学方面,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秉承“将学问融于实践,奠基于实践,发展于实践”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重视教学实践,使学生得到了机会去接触真实的行业应用。学院还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院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学院教师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发表了大量优秀学术论文,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成果供相关学术领域参考。 学校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技职工945人,教授218人,副教授386人。
学院也重视生师交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创造人文精神氛围。每年的学院周、校园文化节、新生军训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发展。目前,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学校未来的展望
面对未来,学院将更加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创新,探索性、创造性地整合教育资源。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考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wang.cn/d_aabc111beb7a069522336a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