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征求志愿:一种公开公正的招生方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招生方案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征求志愿”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招生方式。什么是征求志愿?它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一、征求志愿的定义
征求志愿是一种公开公正的选拔招生方式,即高校以考生个人意愿为依据,根据考生成绩、专业等要素,最终确定录取对象的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在考生按照志愿排名填报院校和专业后,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分数、志愿情况等,通过一定的程序计算出最终录取结果。
二、征求志愿的优点
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相对于其他招生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公平公正。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取消了录取过程中的随机性,以考生的志愿为依据进行录取,择优录取符合招生标准的学生,让公平公正的力量发挥最大化作用。
2.尊重考生意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采取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方向来排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关注。
3.提高录取效率。相比于其他招生方式,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更加有效率,不仅能够提高录取效率,还可以缩短等待时间,降低面试成本。
三、征求志愿的缺点
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招生难度大。特别是对于一些热门专业和学校来说,考生志愿可能会比较集中,导致招生难度大、竞争激烈。
2.容易存在偏向。在一些高校中,可能会对某些专业进行过度保护,甚至存在拉分、砍分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征求志愿的公平和公正性。
3.有一定风险。一些考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侥幸心理而填报过于理想化的志愿,如果没能达到预期,那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和发展。
四、征求志愿的适用范围
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不适用于所有的大学和专业,它更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批量招生。征求志愿适合大规模的招生,尤其是对那些规模较大的大学和院校更为有效。
2.基础课程相对一致的专业。在一些基础课程比较一致的专业中,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也更容易实现。
3.对考生特点更为看重的专业。在一些对考生特点更为看重的专业中,比如音乐、艺术、体育等专业,征求志愿的招生方式也更为适合。
五、结语
作为一种公开公正的招生方式,征求志愿在大多数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虽然,征求志愿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局限和挑战,但如果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它仍然可以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招生方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考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wang.cn/d_8d49c748bec5d257af41fc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