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甚至实施诈骗、诱导考生考试作弊,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
1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具体信息
高考考试命题专家授课、强化包过、某某同学被录取到某名校……这样的宣传文案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中,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从公开的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广告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看,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假宣传多样化、普遍化和价格欺诈行为问题。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类培训机构根本不可能保证考生“包过”,也不可能提供“真题”,更不能花钱买文凭。考生切勿听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如果高考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还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考生切勿为了娱乐他人,最后“愚了”自己。
22023年高考考场规则
高考考生对试题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人员提问;如果出现试卷发放不正确、字迹不清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人解释问题的含义),监考人可以举手提问,监考人可以当众回答。
高考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得使用铅笔(用于绘画和点画的铅笔除外)或红色钢笔。笔迹应整齐、清晰,并应书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
高考考生不得做出与答案无关的分数,除非在试卷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录取卡号和验证码,否则试卷无效。
高考考生在考场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交完试卷后,您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谈话。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并交出试卷。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带出考场。监考人只有把所有试卷整理好后才能离开考场。
高考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允许冒充、窃窃私语、偷看他人的答案、夹带和更改论文。违者将被视为考试作弊,并将被立即取消资格,不得参加明年的高考。严重扰乱考场的,将以破坏社会治安罪处罚,三年内不得报考。
3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高考资讯网”公众号
关注即得历年高考真题
免费领取九科资料合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考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wang.cn/d_2302b16e1e3b609997bdff87.html